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

中心在2007年就完成了《本科专业建设规划(2008-2010)》,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制定了总体规划;中心经过七年建设,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多模块分类培养、分阶段循序渐进、多层次并重”的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1)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规划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模块,分类培养,即

电子信息类模块:包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三个专业;

电气信息类模块: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3年新增)、自动化两个专业;

非电专业模块: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信息管理、物流工程、港口航道等共12个专业。

各专业之间对电类实验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例如电气信息类专业对强电实验要求较高;而电子信息类专业偏重于弱电实验、非电专业则只要求掌握最基本的电工电子类实验即可。中心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编写了不同模块中各实验课的教学大纲,教学组织由中心统一调配教师和设备资源,使教学资源达到优化共享。目前实验中心的教学工作量已达21万人*/年(2016学年)。

2)分阶段循序渐进

1-4学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实践技能阶段,包括认识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工电子实践初步、电工基础、模拟电路实验、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等。

5-6学期和两个短学期:除一些基本实验外,主要是电子技术、单片机、电工电子综合、FPGAPLC等课程设计,以及职业技能实训、生产实习。

7-8学期:实验、实践(不在本中心进行)。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验内容由简单基础到专业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不断锻炼;这样,形成了大学期间不间断的、连贯性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3)分层次,由浅入深,基础训练与综合设计、创新并重的一体化设计

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设计了三种类型的实验:

①基础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②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要求学生对教师指定的或学生自选课题完成从查阅资料、进行软硬件设计、仿真实验、电路装接与调试的全过程,或完成多知识点综合的实验。

③研究创新型实验:学生在创新实验室或开放实验室完成立项的科研课题或竞赛项目。

    由于加强了集中实践环节教学设计,目前,信息工程类专业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的比例已占到64%。几年来,先后有300余名学生参加了创新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活动,校内科技立项60余项;150余人次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获全国性奖励9项,省部(市)级奖励 5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每年的研究生录取面试和复试中,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受到面试老师的好评。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