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本科、学制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支柱之一,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信息科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大学公共课之外,还学习数字逻辑、数据结构、C/C++程序设计、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云计算架构与实现等主要课程。根据学生不同兴趣,还开设JAVA程序设计、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多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为了有效地加强实践能力,不仅设置了随课程开设的实验课,同时还设有软件实习、微机接口设计、电子商务软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实践环节。

软件工程专业(理工类、本科、学制四年)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分支之一,国家非常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和天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软件工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巨大。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软件开发和管理技术、能够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中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大学公共基础课外,还系统学习集合论与图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移动云计算应用开发等课程。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还开设统一建模语言、用户界面设计、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等多门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为有效地增强实践能力,不仅设置随课程开设的实验课,同时还设有软件构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实践环节。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方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2012年开始以联合培养的形式招收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方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共招收39名。这是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与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和中软国际公司联合开展的研究生教育。以先进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整合三方的优势资源,以三方共建的“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采用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培养的方式,培养物联网行业急需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课程体系设置兼顾了理论系统性和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首先,从制定200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开始,始终以IEEE/ACM CC2005和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为指导,使课程体系具有很好的系统性和先进性。同时,课程体系考虑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注重和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2010级开始进行“多方向分类培养”的探索,全系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技术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开发技术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服务外包方向)等五个专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兴趣的多样化,逐步扩大分类培养的范围,从2011级开始又进一步增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云计算平台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移动云计算方向),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形成了“两个专业、七个方向”的“多方向分类培养”的新格局。

    为了使分类培养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各方向的特点,详细制定了每个方向的培养计划,使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也更加贴近社会和行业需求。制定了以“3+1”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特点的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所有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可以根据兴趣和意愿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范围内选择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为了适应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设计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的时间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第四年的时间全部用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目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主要有四种形式:跟随校内导师进行、进入校企合作校内实习基地、进入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到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企业。

    为了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指导,创造培养拔尖人才的氛围和条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2014级开始,从一年级新生中选拔15-20人进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毅行学苑”计算系统研讨班。研讨班聘请一名或两名高水平教授担任研讨班的指导教师,研讨班的课程学习仍在所在专业方向,研讨班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半天的讲座、阅读、交流、讨论、实践、研讨等活动。“毅行学苑”计算系统研讨班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强化自学能力、锻炼演讲能力,培养拔尖人才。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