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危险化学品事故急救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冻伤等。必须对受伤员人进行紧急救护,减少伤害。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1、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把患者从严重污染的场所救出时,救援人员必须加以预防,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
2、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
3、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
4、急救处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然后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转送医院。
5、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一般急救原则:
对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的紧急处理是:
1、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
2、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 挤压。
3、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4、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5、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6、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冉鹕臣庞槔殖⊥封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呀鹕臣庞槔殖⊥符料。
7、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
8、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记住: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二、实验室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
实验室里经常要装配和拆卸玻璃仪器装置,如果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割伤;高温加热可能造成烫伤或烧伤;因接触各类化学药品容易造成化学灼伤等。所以,师生不仅应该按要求规范实验操作,还要掌握一般的应急救护方法。
1、起火:有机物着火应立即用湿布或砂扑灭,火势太大则用泡沫灭火器扑灭。电器设备起火,首先切断电源,再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能用泡沫灭火器。
2、触电:首先拉开电闸切断电源,或尽快地用绝缘物(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触电者与电源隔开,必要时再进行人工呼吸。
3、割伤:先将在伤口中的异物取出,伤势不重者用生理盐水或硼砂液洗控伤处,再涂上紫药水,必要时再撒上消炎粉,用绷带包扎。伤势较重先用酒精洗消毒,再用纱布按住伤口,压迫止血,立即送医院。
4、烫伤:被火、高温物体或开水灼烫后,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洗灼伤处,涂上风士林或烫伤药膏。
5、酸、碱腐蚀:首先用多量水冲洗,然后,酸腐蚀用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冲洗,碱腐蚀用1%柠檬酸或硼酸溶液冲洗,再用清水冲洗,涂上凡士林。若受氢氟酸腐伤,应用水冲洗后再以稀苏打溶液冲洗,然后浸泡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中半小时,最后再敷以20%硫酸镁、18%甘油、1.2%盐酸普鲁卡因和水配成的药膏。若酸、碱液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多量水冲洗(或用自来水),然后再分别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硼酸饱和溶液冲洗,最后滴入蓖麻油。
6、吸入有毒气体:吸入Br2或HCl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吸入H2S气体而头昏痛者,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7、毒物进入口内:将5~10cm3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中,内服,然后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再立即送医院治疗。
8、实验室里设有急救箱,箱内备有下列药剂和用品
(1)消毒剂:碘酒、75%的卫生酒精棉球等。
(2)外伤药:龙胆紫药水、消炎粉和止血粉。
(3)烫份药:烫伤油膏、凡士林等。
(4)化学灼伤药:5%碳酸氢钠溶液、2%的醋酸、l%的硼酸、5%的硫酸铜溶液、医用双氧水、三氯化铁的酒精溶液及高锰酸钾晶体。
(5)治疗用品:药棉、纱布、创可贴、绷带、胶带、剪刀、镊子等。
三、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容易发生中毒或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因此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要成功地控制化学品的泄漏,必须事先进行计划,并且对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
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扑灭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式的热源和火源,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
3、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4、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泄漏物处置
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地面上泄漏物处置主要有以下方法:
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对于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或者采用低温冷却来降低泄漏物的蒸发。
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对于大型液体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或者用固化法处理泄漏物。
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
版权所有@2015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地址:天津市团泊新城博学苑 邮编:301636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电话:022-68579990 建设维护: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 webmaster@tjrac.edu.cn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